4月9日,杭州余杭和嘉興海寧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成功拆除了兩地交界處一非法臺板印花廠。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有力打擊了跨界非法企業的囂張氣焰,給更多污染企業敲響了警鐘。
開年以來,為了逃避環境監管,部分“散亂污”企業利用疫情防控期企業停產、道路封鎖、監管力量相對薄弱之機,把目光匯集到了位置偏僻的兩市交界處。近日,有群眾舉報稱海寧許村鎮翁埠村與余杭區南苑街道吳庵村交界處發現一處非法臺板印花加工點正在生產并偷排污水,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海寧分局高度重視,迅速與余杭生態環境部門取得聯系,第一時間帶領執法人員趕赴現場,通過勘查、拍照,取得了第一手資料。
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該臺板印花加工點利用原先畜禽養殖、蔬菜種植大棚約4000平方左右,配備生產線15條,從事臺板印花生產,無環評審批手續。生產過程中有印花廢氣、廢水排放,對兩地環境和周邊村民生產生活造成影響。余杭、海寧兩地生態環境部門根據2019年簽訂的《余杭、海寧兩地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和聯合執法框架協議》組成聯合執法組,對該非法加工店進行了取締拆除。
近年來,隨著余杭、海寧兩地交界地區經濟迅猛發展,邊界“散亂污”企業滋生,各種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但由于是跨界污染,缺少統一的聯合治污機制,治污脫節現象比較嚴重,跨界企業逃避監管、屢查屢犯成為環境執法監管的難點。為避免矛盾激化和糾紛升級,兩地生態環境部門不斷溝通協調,探索出了一條跨行政區域聯合治污合作機制的環境保護新路子——“余杭、海寧兩地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和聯合執法框架協議”。該協議細化為日常工作、聯合調處、聯合檢查執法、邊界區域污染協同治理和信息溝通機制五部分,提出各地加強溝通與合作,相互借鑒工作經驗,探討和建立邊界環保合作機制,為兩地交界地區環境保護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兩年來,兩地邊界聯合執法數5次,會商8次,出動執法人員共30余人次,成功處置了3起跨界環境事件,有力打擊了跨界非法排污。